编者按:央行最近公布的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情况报告中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我国信用卡授信总额和信用卡期末应偿信贷总额均大幅增长,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达到79.21亿元,比二季度末增长8.5%。信用卡坏账风险仍应关注。更多财经内容,请浏览精品学习网财经频道。
相关推荐:
2011年新增信贷规模缩减基本已成定局
)距离年底还有一个多月,但金融机构新增信贷总量却有提前撞破7.5万亿元全年目标的架势。
对此,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指出,实现全年货币信贷预期目标面临挑战。尽管央行已经释放了信贷严控信号,但是由于前10个月投放过猛,银行方面可能会面临12月份无贷可放的局面。
数据:10月信贷增额超预期
今年年初,央行提出全年信贷计划投放总量7.5万亿元的宏观调控目标。胡晓炼也强调,这个调控目标是符合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的,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
央行数据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6.3万亿元,已经占到了全年7.5万亿元目标的84%。这也就意味着,第四季度可新增的贷款余额仅为1.2万亿元,平均每个月额度4000亿元。但实际上,仅10月份一个月度,人民币贷款便新增加5877亿元,这一数字已经远超出预期,同时相当于11月和12月这两个月的放贷额度被大幅缩减。
如此一来,全年信贷目标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银行:11月信贷并无吃紧
面对央行要控制最后两个月信贷投放的决心,沈阳地区某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部主任刘希大指出,银行目前并不存在有贷款却放不出去的问题,主要是看可用于放贷的额度是多少,所以,目前银行都积极地在拼抢市场份额。
尽管从数字来看,年末两个月的信贷额度有所缩减,但刘希大表示目前并没有信贷额度吃紧的感觉,“从11月份银行实际放贷情况来看一切如常,还在正常地接件、审批、放款。”
但刘希大指出,如果央行或银监会方面近期有明确通知限定信贷投放总量的话,预计多家银行在12月份时将面临停贷局面。
对于刘希大的说法,沈阳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副行长李君也表示类似观点:“11月份放贷并没有异常的情况。事实上,每年12月份,银行都会回收一部分的贷款,但如果最后在信贷额度上还是‘收不抵支’的话,不排除12月份停贷的可能。”
同时,李君指出,大型银行在信贷额度上还算宽松,城市商业银行则相对紧张,12月份停贷的可能性则相对较大。
对于明年的信贷投放,刘希大表示,目前银行方面尚未制定2011年的新增信贷规模,但从国家总体经济运行情况及货币政策走向来看,央行最终对各家银行上报的数字“打折”的可能性很大,“明年新增信贷规模缩减基本已成定局,银行方面早已经做好了预期。”
专家:并非针对房地产业
今年4月以来,国家为稳定房价打出一系列调控“组合拳”。
显然,如果明年新增信贷规模缩减,银行方面的压力将会加大。刘希大指出,“个人贷款业务在银行中所占的权重是比较大的。由于房贷放贷风险较小,如果信贷额度和贷款门槛双重受限,无疑会加剧银行的利润压力。”
对此,全经联研究院副院长陈宝存认为,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的收紧并不是针对房地产行业的。他直言,即使明年信贷规模缩减,对于稳定房价,也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
“实际上,目前能够从银行获得开发贷款的主要都是央企或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而中小房企基本都靠其他的融资手段来维持资金链的正常运作,所以并不存在所有房企在‘同一个锅里抢饭吃’的现象。”陈宝存说。
而从购房角度来看,陈宝存表示,能够从银行获得贷款的购房者一旦减少,对于房企最直接的反应将会是减少拿地,且开发节奏放慢,供求还是基本平衡的,所以房价也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日前暗示,7.5万亿元这一“硬性指标”将在商业银行“抢时放贷”情绪升温的背景下面临严峻挑战。
某研究机构研究员表示,9、10月份信贷增长很快,目前还不清楚信贷增长是由于刚性需求旺盛还是信贷控制不严所致,“但有一种可能是,大量地方融资平台开工项目需要后续资金支持,意味着信贷增长有一定刚性,一下子收紧也很困难。”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预计,今年新增信贷有可能略超7.5万亿元的调控目标。对于放贷过快的商业银行,监管层将采用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或窗口指导等手段,对贷款进度进行必要的控制。
“如果监管层力保全年7.5万亿元的信贷目标,那么11月份的最后一周和12月份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很有可能出现停滞。这对中小客户和居民申请贷款的影响很大,我们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郭田勇表示。据《北京商报》
机构预测
年内再加息几成定局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黔认为,要稳定物价还是要控制流动性,她预测央行年内将再次加息。
瑞银中国和法兴银行也持同样的观点。瑞银预计,中国11月CPI同比升幅将达5%左右,央行年内还将升息一次,而明年将升息两到三次。
法兴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大久保卓治则预计央行会进一步提高利率,到今年年底再提高25个基点,明年一年提高75个基点。 据《国际金融报》
央行发布
信用卡坏账额呈增长趋势
第三季度我国信用卡授信总额、信用卡期末应偿信贷总额均大幅增长。
央行在今日发布的2010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中指出,我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呈现增长趋势,信用卡坏账风险仍值得关注。
报告显示,截至第三季度末,信用卡授信总额1.86万亿元,较第二季度增加2167.16亿元,增长13.2%;期末应偿信贷总额3716.78亿元,较第二季度增加839.18亿元,增长29.2%。
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79.21亿元,较第二季度增加6.19亿元,增长8.5%;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期末应偿信贷总额的2.1%,较第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
按照国际惯例,逾期180天未偿还的信用卡贷款即被视为坏账。目前,国外商业银行信用卡不良率普遍控制在5%以下,我国信用卡不良率处于警戒线以下。
新华
银行存款
年底拼吸储 存1亿元一天返20万
今年以来,各银行都不约而同地强调“存款立行”,大大高于去年的存款任务让基层客户经理们极为郁闷。
某国有大型银行的客户经理小刘最近到处找钱,希望能谈下几笔资金在银行账上趴一段时间,哪怕是就12月31日这最后一天的“过路钱”。“其他费用都好谈。”小刘说。
小刘说的费用主要是指存款返点费。
正是在抢存款的压力下,存款返点费水涨船高,每个季度最后一天这种关键时点的费用从今年年中的千分之一,上升到了目前的千分之二三。
也就是说,在12月31日这天,1亿元的“过路钱”放在银行户头上,对方可以拿到20万~30万的返点佣金。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高息揽储再现江湖。
存款大搬家
在银行基层人员四处找钱的时候,从三季度以来的储蓄搬家却在抵消着存款增长的效果。
业内人士指出,相对于企业存款,个人储蓄的流失不会对银行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但是,银行最为看重的企业存款也在通过各种方式来规避“负利率”下的资产缩水。
业内人士介绍,现在很多大型企业都成立了持有金融牌照的财务公司来绕开存款利率上限的规定。大型企业将资金调拨到财务公司中进行统一管理。
由于财务公司持有金融牌照,其资金来源可以作为银行的同业资金,双方自行议价。
上述银行人士指出,由于同业存款并不计入一般存款,也就是说对降低银行存贷比没有太大贡献。
到了年底,各家银行的基层客户经理都会血拼“买存款”,来完成存款时点指标。所以,不出意外的话,财务公司的资金会很快转入大型企业手中,并以一般存款的形式回流至商业银行。毕竟,在关键时点,1亿元的资金会有20万元左右的收益,折合年率达到70%左右。
某股份制银行人士坦言,现在只要听说企业有闲置资金,各银行客户经理都是一窝蜂地去抢。
不过,该人士强调,现在监管机构查得非常严,一般的小单不值得冒这么大的风险,所以资金规模肯定要在亿元以上。
警惕银行流动性风险
愈演愈烈的“吸储大战”已引起业内专家的高度警觉。
专家表示,“考虑到现在银行间资金的紧张局面,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存在加速积累的趋势。”
对于揽储大战,银监会已对多家商业银行的违规揽储行为进行了处罚,并明确表示要从源头上防治违规揽储行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央行应在稳妥的基础上,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不过,接近监管机构的某位人士表示,现在不是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合适时机。
利率市场化不可能在贷款占商业银行资产主体,商业银行又在资源配置中占主体的情况下实现,这可能导致银行体系的财务危机。
如果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国耗费成本超过万亿的金融改革成果可能毁于一旦。